訓練情境與任務
在 PLAND(Plan a Day)訓練中,使用者需安排一天中多項任務的執行順序。起始畫面會顯示一份待辦事項清單,以及一張虛擬街道地圖,標示出建築物與使用者當前的位置。根據任務需求,使用者必須制定策略,決定前往各建築的順序,從而完成所有行程。
理論基礎
日常生活中有意義且具自主性的行為,需經過時間跨度較長的計劃與組織,並能在多項任務中設立優先順序。規劃能力可能因腦部損傷(特別是額葉或廣泛性腦損)或某些精神疾病(如思覺失調或憂鬱症)而受損。PLAND 訓練結合日常活動,提供使用者練習擬定並執行複雜日程安排的機會,也讓治療師能與患者一同發展策略,以提升認知功能與自我控制力,改善真實生活中的規劃與行動能力。
訓練形式
PLAND 包含三種訓練形式(S1、S2、S3),各自著重不同的任務要求:
-
S1:觀察優先順序
-
S2:最小化行程時間
-
S3:最大化完成任務數量
難度結構
-
S1 有 19 個難度等級
-
S2 有 16 個等級
-
S3 有 28 個等級
在所有訓練形式中,隨著難度提升,任務數量會增加。根據訓練形式,還可能增加其他挑戰參數,例如行程重疊等問題。